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中秋博餅文化
2015-09-24 來自: 肇慶市鼎湖華夏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瀏覽次數:1912
中華傳統文化之中秋博餅文化
中秋博餅文化在閩南一帶十分盛行。在以前,閩南中秋博餅,一般都是傳統的博餅玩法,比如,獎品一般都是用會餅。博餅純粹就是為了圖個開心。而且在時間上本地居民農歷八月初一之前,是不玩的,博餅的時間正常是在農歷的八月初一到農歷的八月十五,就是中秋節。
博餅開始時是文人雅士的游戲,后來工商界行會、店鋪也流行起來。為避免擲骰子有“賭”的嫌疑,有的商家先把中秋餅敬財神土地,然后“卜信杯”博餅,中秋餅(即“鰲頭”),還是“博”的意思。直到20世紀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初還有這種活動。
閩南博餅的規則源于“狀元籌”(又稱“狀元簽”)游戲。狀元籌大概在明代出現,清代盛行。清人顧祿《清嘉錄》卷1《狀元籌》對此有記載。博餅一套會餅63個,與狀元籌游戲規則基本相同,即兩者科名相同、數量相同、骰子相同、博法相同,區別是,狀元籌玩的是籌不是餅,中秋博狀元玩的是餅不是籌。至于用骰子做工具,可以追溯到宋代的一種牌戲宣和牌,玩的就是骰子六面的點數,而博餅用的中秋會餅,可以追溯到清代宮廷的中秋禮俗,也是由大到小疊放,按等級高低對應大小月餅賞賜。臺灣史書記載的擲狀元餅玩法與閩南博餅吻合。
狀元籌、宣和牌、進士餅和博狀元游戲結合,就有了閩南博餅。閩南博餅的價值在于它是中原文化和閩南文化、科舉文化和民俗文化、古代文化和現代文化的融合,從一個方面印證閩臺同俗的區域特征。
中秋博餅活動在很多地方成為一種節日習俗,但是也出現一些與博餅的歷史文化內涵不相協調的現象。有的杜撰歷史,有的不斷提高博餅獎品價值,幾乎成為一種不用投注的博彩。要保護博餅,保護其應有的歷史文化內涵。